雨山的Blog

雨山的Blog

读《人生》

24
2023-12-10

人生

最近新入了路遥的书籍,那熟悉的文笔与段落瞬间使我想起了曾经看《平凡的世界》时那种心中热浪翻滚的激荡与感动!显然,路遥对陕北地区有着相当的热情,他深深爱着这片土地;当然,我对他的小说有着相当的兴趣,我深深痴迷于他的作品!

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,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,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。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,没有岔道的。有些岔道口,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,事业上的岔道口,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,你走错一步,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,也可以影响一生。

高加林,刘巧珍,黄亚萍,这些很具有时代气息的人名映入我的眼帘。高加林初入社会的那股傲气,面对不公事实的一腔热血;他是个心怀梦想的农村青年,高家村闭塞落后,村民们愚昧无知,麻木浑噩。改革开放后,城市里越来越文明,相比之下,高家村显得落寞寂寥。自己苦读十几年书,好不容易成为民办老师时又被三星依靠关系挤了下去。在当时的改革开放初期的浪潮中,每个青年都想出去见识世界,然而自己却被“关系户”直接打回“农民”,”虽然自己从不歧视农民,甚至相当尊重他们,但自己从来没有作一辈子当农民的准备“。

但是这时他看见自己父母辛苦操劳,自己却自暴自弃时,他最终认命去耕种土地。却遇到了巧珍 -----

路遥,这个烟瘾很大的大叔,老烟民,怎么能把少男少女的感情表现的那么细腻呢?

巧珍对加林一往情深,人美心善,但大字不识。读完全书后,我再回来品读巧珍。她甘愿为加林付出一切,可以看出,她对加林的爱是相当的深的,即使后来嫁人时她的心也从未改变。但是,他们俩情意绵绵,但是我始终感觉他们总有一层不可跨越的障碍:眼界。读书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水准与境界。聊天时,加林更喜欢与黄亚萍谈论天下大事,自己对于世界格局的见解,而不是听巧珍津津乐道于今年母猪产了多少猪崽。我很可惜巧珍因为自己父亲而没能读书,她自己也在加林面前产生深深的自卑感,这促使她更加生怕加林因自己的文化水平而抛弃她,选择投入更深的感情。一定程度上来讲,她失去了一定的自我独立,有些趋附于加林了。

男主角高加林在今天看来一定会挂上“渣男”的 label。在我看来,有命运的捉弄,也有自身性格所在。他想去外面探索新的世界,去闯闯自己的宇宙,但是他路中喜新厌旧,忘记自己的初心,忘记了自己曾经珍惜的一切。盲目地吸收着新鲜事物的一切。并且禁不住诱惑。

他遇见黄亚萍,这位高中同学。他被她的眼界与人格魅力所吸引。

遇到黄亚萍的幸福,

在黄亚萍和刘巧珍之间徘徊的痛苦,

最后还是要回到农村的痛苦,

没有一个是永恒,有时很平展,有时却都在转折。

年轻时,人都有向上发展的想法,或者叫往上爬,并且禁不住诱惑。

当爱情和所谓的事业矛盾时,不少年轻人的选择是牺牲爱情,虽然有些成功了

但是高加林并不能如愿,加林在城市风生水起,最终自己走后门被举报之后一落千丈,又要回到自己其实自己比较”厌恶“的满眼黄土的农村中。他不得不与黄亚萍分手,自己回到农村时,曾经在村口盼望心爱的人的姑娘已经不见了 ----- 巧珍她已经嫁人了,尽管她对丈夫是没有情感的·。因为抛弃了爱情,加林也成为了负心人,这样的结果,在人们眼中都是活该。他辜负了巧珍,让她遭受了痛苦,或许改变她人生的轨迹,他青年的人生也跌入谷底,村里的孩子们都在戏弄他,父母也抬不起头来。

但是,村民们没有责备,德顺老汉,这个一生都与黄土打交道的老农民,这样对他说————

“你把良心卖了!加林啊……”“巧珍是个好娃娃,你把人家撂在了半路上。你作孽哩!加林啊,我从小亲你,看着你长大的,我掏出心给你说句实话吧!归根结底,你是咱土里长出来的一棵苗,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里啊!你现在是个豆芽菜!根上一点土也没有,轻飘飘的,不知你上天呀还是入地呀!你……我什么话都敢对你说哩!你苦了巧珍,到头来也把你自己害了……”

我忘不了以下的话:

“人常说,浮得高,跌得重。”“不管你到了什么时候,咱为人的老根本不能丢啊!”

你的心千万不能倒了,你也再不要看不起咱山乡。就是这山,这水,这土地,一代一代养活了我们。没有这土地,世界就什么也不会有。娃娃,你不要灰心!一个男子汉,不怕跌跤,就怕跌倒了不往起来爬,那就变成死狗了

我虽然没有妻室儿女,但觉得活着总还是有意思的。我爱过,也痛苦过;我用这两只手劳动过,种过五谷 ,栽过树,修过路……这些难道也不是活得有意思吗?——拿你们年轻人的话说叫幸福。幸福 ! 你小子不知道,我把我树上的果子摘了分给村里的娃娃们,我心里可有多幸福! 我死了,后世人在那树上摘着吃果子,他们就会说,这是以前村里的光棍老汉德顺栽下的…

在这位大字不识的农民,给高加林讲了如此的人生命题!这位朴实的中国农民,通晓着如此的人生哲理。我感到如此的亲切与熟悉,来自中华民族特有的土地哲学。他也给我深深地上了一课。德顺老汉似乎是乡间伦理、道德、正义、智慧、趣味的活化石,他以自身的存在昭示着农村朴实善良的精神世界。

“真正的成熟的人,是在看透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时,仍然以爱的方式来对待这个世界。

作为初入大学的男人,一名男青年,“对于喜新厌旧的男人,特别具有讽刺意义”。

今天,作为一个男人,我得到这本书启示多少?未来,我又会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多少高加林的影子?